英國工黨25日宣布,前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埃德-米利班德以50.65%得票率戰勝獲得49.35%選票的哥哥、前外交大臣戴維,出任工黨領袖。分析師認為,論名聲或資歷,埃德不及戴維,前者能成為最后贏家,主要緣于工會支持。
消息公布后,埃德起立與戴維擁抱,接著上臺發表獲勝演說。他望向戴維:“作為兄弟,我敬愛你?!彪娨暜嬅骘@示,在眾人目光注視下,戴維有些激動,極力控制情緒。
埃德現年40歲,戴維比他年長5歲。兩人有猶太和波蘭血統,均畢業于牛津大學,是英國政壇自1938年以來首對“內閣親兄弟”。
埃德和戴維雖是親兄弟,但隸屬不同陣營,政治主張差別較大。埃德是布朗的左膀右臂,而戴維則是布萊爾的得力助手,曾被視作可能與布朗爭奪首相職位的主要對手。戴維所獲支持主要來自工黨普通成員、英國和歐洲議會工黨會員,而埃德主要擁躉是工會。工會是工黨獲取資金的重要來源。
按美聯社說法,埃德能與民眾打成一片,經常脫稿講話,不吝于表露感情,富有人情味。埃德政治傾向左翼,提議提高最低薪酬水平、向高收入人群增稅、對銀行加大懲罰性征稅。這些主張符合勞動階層利益。
作為領袖,埃德面臨重振工黨雄風的重任。任務之一是如何處理與工會及相關選民的關系。據報道,工會打算組織工人舉行系列罷工,抗議政府削減公共開支。
諾丁漢大學英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史蒂文-菲爾丁說,對埃德而言,應對政府削減公共開支政策就像“走鋼絲”:一方面,工會的極力反對;另一方面,不少選民的贊成。如何拿捏個中分寸,考驗埃德的政治藝術。